图片
洗洁精几乎是厨房必备物品,它可以有效去除碗筷上的油脂,但如果你用洗洁精洗过碗的话,你肯定体验过洗碗过后,双手干燥难受的感觉。
有些经常使用洗洁精的人,他们的手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脱皮现象,这种伤手的事实和洗洁精所包含的化学物质脱不了关系。
然而,用洗洁精洗涤过后的碗筷也肯定会有化学物质残留物,毕竟洗过的碗都是香香、滑滑的洗洁精味道。
图片
就常识上而言,人的手抵抗能力应该是很强才是,都被洗洁精伤成那样,那碗筷上的洗洁精残留物被吃到肚子里是否会伤人呢?
其实,关于碗筷上洗洁精残留物引发的健康问题经常会有曝光。
比如,2006年广西凌云县某小学67名学生出现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经过专家测查之后发现,就是因为附近的快餐厅使用了劣质洗洁精导致的。
然而,坊间关于洗洁精残留物的恐惧不仅是食物中毒这么简单,许多人甚至怀疑洗洁精残留物会致癌,从而放弃使用洗洁精。
那么,洗洁精到底含有什么物质,为什么那么伤手,又是否真的致癌呢?
图片
图:曾经放射性的镭水
洗洁精是否致癌?
虽然,人类许多科学尝试都是盲目的,以前的人甚至会把放射性物质当作保健品食用,但就目前来看,洗洁精的使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都比较低,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也远没有达到致癌水平。
首先,洗洁精已经使用很长时间了。
最早的洗洁精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化学家研发制作的,其原因是当时协约国对德国进行制裁,导致德国境内油脂严重短缺,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肥皂材料,最终在1917年的时候合成了新型清洁剂,这便是最早的洗洁精了。
图片
洗洁精的发展确实走了很多弯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早期的洗洁精都会加入磷酸盐,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洗涤效果,但总所周知磷排入河流后会导致有害的藻类大量繁殖。
从洗洁精发明至今已经有100多年了,该踩的坑也都踩了差不多了,该致癌的话也早就被发现了。
其次,洗洁精是直接和进食挂钩的商品,所以国家对这块抓得很严。
像洗洁精这种商品管控程度比我们想象得要严很多,会有严格的生产标准,以及经常性的抽样检查,对其所含的物质会有很多跟踪调查。
佳美嘉 "ST Heiti", SimHei, "WenQuanYi Zen Hei Sharp", sans-serif;font-style: normal;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font-variant-caps: normal;letter-spacing: normal;orphans: 2;text-indent: 0px;text-transform: none;white-space: normal;widows: 2;word-spacing: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即便有些不法厂家不按标准制作洗洁精,也很容易被揪出来,换句话说存在风险的可能性也很低。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洗洁精包含的化学物质对人体也基本不会产生伤害。
图片
洗洁精中的化学物质
不管洗洁精打着什么样的口号在销售,也不论洗洁精的气味是什么样的,它的关键成分只有一种,那就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就是去除油脂主要起作用的成分,其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是亲水的基团,另一端是疏水的基团或者叫亲油基团。
当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接触油脂的时候,疏水基团会和油脂结合,然后在亲水基团的作用下将油脂溶解在水中,或者被乳化,以达到去油污的效果。
图片
手接触洗洁精会被伤害的原因正是表面活性剂,因为皮肤表面都有一层皮脂膜——它是由油脂等脂类物质组成的保护层,因此会被表面活性剂溶解到水中,从而失去保护作用。
以前,人们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自然形成的,比如一些植物的叶子、树皮、种子等都可能含有表面活性剂成分。
不过,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表面活性剂更多的是人工合成的,只要拥有两亲性就可以称为表面活性剂,这样的分子还是非常容易得到的。
图片
新闻中心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imbus Sans L", Arial, "Liberation Sans", "Hiragino Sans GB", "Source Han Sans CN Normal",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WenQuanYi Zen Hei", "ST Heiti", SimHei, "WenQuanYi Zen Hei Sharp", sans-serif;font-style: normal;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font-variant-caps: normal;letter-spacing: normal;orphans: 2;text-indent: 0px;text-transform: none;white-space: normal;widows: 2;word-spacing: 0px;-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也正是因为人工可以合成,同时自然界又大量存在,所以现在已经被发现的和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达到数万种之多。
对于人体而言,许多表面活性剂确实有毒,不过都不强,它们的LD50(半数致死量,常表示毒性的强度)一般1g/kg-5g/kg之间。
以一个75公斤的成年人为例,他最少要一口气吃下75克的表面活性剂才可能会致命。
目前市面上的洗洁精,表面活性剂比重大约在15%-50%之间,换句话说,一个常见的500克洗洁精装,最少需要一口气喝掉150克的量才可能致命。
图片
而碗筷中的洗洁精残留物,有团队用不同的洗洁精做过测试,其结果是,当清水冲过2遍的时候碗筷洗洁精残留物只有0.05mg/cm²到0.07mg/cm²之间,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
另外,当用清水冲洗3遍和超过5遍的时候,碗筷中洗洁精残留物都是只有0.01mg/cm²左右,也就是说无论如何洗洁精都会残留一些在碗筷上。
所以你可能还会担心,碗筷上洗洁精残留物是否会在体内堆积,最终达到75克的危险剂量呢?
答案是不会!
图片
两亲性表面活性剂很容易在肠道中被吸收,然后不改变地排出,而不是积聚在生物体中,所以就碗筷上残留的那些量吃下去问题不大的。
总的来说,洗洁精使用是安全的,那么洗洁精残留物致癌一说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很可能是最近才被人杜撰出来的,原因很可能是2015年一份关于洗洁精的抽查报告。
图片
洗洁精中的致癌物质
2015年1月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2014年餐具洗涤剂的抽查结果,该调查涉及28个省,共380家企业的438批次产品[1]。
其中合格率达93.6%,而不合格的洗洁精主要包括甲醛和甲醇超标、表面活性剂含量不达标,以及细菌含量超标。
表面活性剂含量过低的话,说明洗洁精的去污能力就会不好,而细菌含量超标的话,可能会致病。
其中最危险的是甲醛和甲醇超标,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两者对人体都有害,但是又不会立马表现出来,会一直温水煮青蛙式地对消费者身体制造伤害。
图片
一些洗洁精中加入甲醇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机物的溶解以达到更好的洗涤效果,而加入甲醛则是为了抑菌和防腐。
甲醛在2017年的时候正式被定义为一类致癌物,所谓一类致癌物指的就是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该物质确实致癌。
洗洁精中的唯一能找到致癌物就是甲醛,所以我猜测洗洁精残留物致癌的说法是从2017年之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
其实,现在大部分洗洁精品牌是不含甲醛的,即便有些洗洁精含有甲醛,但国家也有强制规定,其含量也不得超过0.1mg/g,不会达到致癌标准。
图片
最后
毫无疑问,洗洁精可以用,只是我们在选择洗洁精的时候需要选择正规的洗洁精,这样可以确保没有健康风险。
洗洁精分为A类和B类,A类洗洁精的使用范围可以包括水果蔬菜等食物,而B类则不行,购买的时候尽量看下使用范围购买A类洗洁精。
另外,洗洁精的作用决定了它肯定会伤手,可以在洗碗的时候戴上手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皮脂膜被破坏。
参考资料:
[1]质检专家解读餐具洗涤剂产品抽查甲醛等超标原因.中国质量新闻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Powered by 上海适雅纺织品有限公司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